圖為東營市日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整理水稻秸稈,即將運往電廠發電。
【背景】“糧改飼”是農業農村部開展的以落實國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的一項改革政策,將糧食、經濟作物的二元結構調整為糧食、經濟、飼料作物的三元結構,重點是調整玉米種植結構,大規模發展適應于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業需求的青貯玉米?!凹Z改飼”,從實踐效果來看,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對促進鄉村戰略深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后,可能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標志之一的“糧改飼”,自2015年農業部啟動實施以來,給我市農業農村帶來了哪些變化?產生了怎么樣的“蝴蝶效應”?近日,記者深入實地,一探究竟。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市現代畜牧業示范區的東營市日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18年,該公司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迸發出強勁的活力,這得益于“糧改飼”帶來的機遇。
“我在煙臺市從事過幾年農業工作,可是那邊的耕地非常少,制約了公司的發展。2016年5月份,朋友介紹說東營的地多,可以去看看。當我來到這里后,實際情況很喜人。于是,我就趕緊與市現代畜牧業示范區以每畝560元的價格簽訂了一年3000畝的承包合同?!比帐⑥r業總經理丁希忠是青島人,卻來到了我市當起了農民,回想起當初的“沖動”之舉,他說,“第一年,我就為自己的草率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我沒料到東營有不少地是鹽堿地,有些地段只能種玉米和小麥,加上水利設施配套不健全,玉米長到半人高時全部被澇死了,共損失300多萬元,而保險公司只賠付了21萬元?!_弓沒有回頭箭’,我想著不能白扔這么多錢,就扎實撲下身子干吧。2016年冬,投資100多萬元重修了水利設施;2017年3月,成立了東營市日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但是,2017年我還是深受打擊,種植的玉米和小麥虧本130多萬元?!?/span>
話語間的云淡風輕,掩飾不住當初的窘迫和無奈,好在風雨過后是彩虹?!?018年,我們公司承擔了2萬噸青貯玉米的國家‘糧改飼’項目,這包含了公司的3000多畝,并輻射帶動了種糧大戶7000多畝。其中,每噸補貼55.95元,共獲補貼100余萬元。同時,種植的3000多畝水稻喜獲豐收,而在這3000多畝耕地上,畝產收入最高的當屬其中的230畝‘燕麥草——水稻’輪作試驗田?!?/span>
“燕麥草——水稻”輪作為全國首創,在實現水稻種植企業增收的同時,有效降低了奶牛養殖企業的飼喂成本。市現代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張文娟博士向記者介紹,“由于燕麥草草質柔軟,適口性好,是高產奶牛和懷孕奶牛的優質飼草。近年來,隨著我市畜牧業快速健康發展,全市奶牛存欄數量已達七萬余頭,對優質牧草——燕麥草的需求量巨大。而‘燕麥草——水稻’輪作技術是利用單季水稻區春夏季節閑置田開展燕麥草的種植,在保證水稻生產的同時,收獲優質的燕麥草。我們團隊經過多年研究,去年試種燕麥草與水稻輪作終于取得了成功?!?/span>
張文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她說,“進口燕麥草每噸價格在2600元左右,而我市試種的燕麥草畝產干草在0.5噸左右,銷售價格每噸1600元左右,大大降低了奶牛養殖企業的飼喂成本。目前,全市有水稻種植面積36萬畝,‘燕麥草——水稻’輪作技術在我市有很大的推廣空間?!?/span>
發展“糧改飼”,東營獨具優勢。農業發展的基礎在于土地,我市土地面積廣闊,總面積1188萬畝,其中農用地564萬畝,未利用土地資源471萬畝,人均耕地6.7畝,是全省的2.6倍。其中國有土地連片面積大,適合規模種植。產業需求旺,以奶牛為主的食草畜牧業是我市畜牧業的支柱產業,對青貯飼料需求量大。2018年,我市五個縣區均列入了國家級“糧改飼”示范縣,在全省成為整市制推進“糧改飼”工作的典型示范市,爭取財政資金3500萬元,為我市“糧改飼”帶來政策紅利。與此同時,我市目前有康益、達沃、日盛、米笑等8家農業公司,專業從事牧草種植、加工及銷售,并且與多個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作為牧草試驗基地,參與牧草品種篩選與培育工作,為“糧改飼”開展注入活力。
如何抓住政策和資源優勢,走出東營“糧改飼”的創新之路?我市探索出糧改苜蓿、糧改小黑麥、糧改甜高粱、糧改燕麥草等模式。而由“糧改飼”這一政策給我市帶來了哪些效應?張文娟介紹,“糧改飼”工作的實施,拉動農民增加飼草料種植面積,在減輕籽粒玉米收儲壓力的同時,為草食畜牧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促進農牧結合,實現種養雙贏;促進了生態效益顯著提升,僅全株玉米青貯一項,全市每年增加稈飼料利用50多萬噸,提高了秸稈利用率,對減少秸稈焚燒、提高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做出了貢獻;加快了種養一體化經營,發展形成了“土地流轉 飼草生產 畜禽養殖糞污還田”種養結合封閉循環模式和“飼草料訂單生產 畜禽養殖 糞污制作成有機肥還田”的種養結合區域大循環模式,推動我市種養結合高效生態循環畜牧業發展。
與此同時,“糧改飼”帶動我市青貯行業顯現出新的發展特點。受政策拉動效應,全株青貯玉米的飼喂呈現多畜種發展趨勢,由原來的飼喂奶牛,擴展到飼喂肉牛、肉羊以及生豬,擴大了青貯玉米飼喂畜種的范圍,進一步拉動了我市對青貯玉米的需求量。青貯種類出現多元化發展趨勢,由單一青貯玉米逐漸發展到青貯甜高粱、青貯小麥、青貯燕麥和青貯苜蓿,為草食家畜提供營養更為均衡的飼料配方。在“糧改飼”政策的帶動下,全市青貯玉米由種到收、貯、用等環節,形成了以規?;召A、機械化作業為特點的產業化格局。全市發展專業青貯服務隊和種植合作社80多家、從業人員2萬多,購置大型機械近百臺,其中,澳亞、大地等大型奶牛場購置了克拉斯、約翰迪爾等大型收割機械18臺套。對種植戶來說,相較籽粒玉米,種植青貯玉米地塊倒茬快,有利于及早播種冬小麥,同時省時省工,每天節省人工就要一兩百塊錢。
“好的飼料可以賣給奶牛場,給奶牛場降低了成本,質量次點的秸稈可以賣給電廠發電,又是一項收入。同時,國家還有補貼,形成了良好的資本‘生態鏈’?!弊咴谝讶话l芽的燕麥草土地上,丁希忠滿懷期望地說,“今年,我們擴大的種植面積,種植了2000多畝燕麥草,帶動種糧大戶種植了6000多畝燕麥草,可以說,沒有‘糧改飼’,就沒有我們公司2018年的豐收,更沒有今年的盼頭?!?/span>